公安受案与立案的区别
云和刑事律师
2025-04-21
公安受案与立案存在明显区别。
受案是公安机关对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等材料进行接受的行为。它只是开启了公安机关对相关线索的初步审查程序,表明公安机关知晓了该事件,但并不意味着该事件一定会进入后续的刑事诉讼程序。
立案则是在受案基础上,经过进一步审查,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且属于自己管辖的,予以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。立案意味着公安机关正式启动对该案件的侦查活动,后续会开展一系列调查取证等工作,案件进入实质性的刑事诉讼流程。
简单来说,受案是一个入口,而立案是决定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处理的关键环节。受案范围更广,很多事件可能只是受案后经审查不符合立案条件而不再继续处理;而立案必须严格符合法定条件,只有满足有犯罪事实、需要追究刑事责任、属于自己管辖这几个条件,才会予以立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关于公安受案与立案的区别的问题,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:
1. 概念不同:
受案是指公安机关对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,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、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,予以接受并进行登记的行为。简单说就是公安机关开始处理相关线索了。
立案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,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,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,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。
2. 阶段不同:
受案处于案件处理的初始阶段,是初步的接收和登记。
立案是在受案之后进一步审查,确定达到立案标准才会进行的动作,意味着案件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。
3. 条件不同:
受案条件相对宽松,只要有相关线索,不管是否构成犯罪等都先接受登记。
立案条件严格,要有犯罪事实,并且该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。比如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构成犯罪,就不会立案,但会受案。
4. 法律后果不同:
受案后不一定会有后续进一步的侦查等刑事诉讼行为。
立案后公安机关就会依法展开侦查等一系列刑事诉讼活动,以查明犯罪事实、抓获犯罪嫌疑人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 受案是公安机关对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,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,移送主管机关处理,并且通知报案人、控告人、举报人、自首人;对于不属于犯罪事实的,不予立案,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。
2. 立案则是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,应当立案;认为没有犯罪事实,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,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,不予立案,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。控告人如果不服,可以申请复议。
3. 简单来说,受案是对案件材料的初步接收审查,范围更广;立案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标准,更为严格。受案不一定会进入立案程序,只有符合立案条件的才会立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公安受案与立案有着明显区别。
受案是公安机关对公民、法人或其他组织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以及扭送的材料进行接收的行为。简单来说,就是公安机关开始接触到相关案件线索的第一步。比如有人向公安机关打电话说自己遭遇了盗窃,公安机关接听并记录下这些信息,这就是受案。受案时,公安机关只是对所收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登记和了解,并不意味着该案件一定会进入后续的侦查程序。
而立案则意味着公安机关经过审查,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且属于自己管辖的,予以立案。这表明公安机关正式启动了对该案件的侦查工作。例如,在接到盗窃报案后,公安机关经调查发现确实存在财物被盗且达到了盗窃罪的立案标准,就会决定立案。立案后,公安机关会投入人力、物力去深入侦查案件,查找犯罪嫌疑人,收集各种证据,以查明案件真相,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。所以,立案是案件进入实质性侦查阶段的标志,与受案有着本质的不同。
受案是公安机关对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等材料进行接受的行为。它只是开启了公安机关对相关线索的初步审查程序,表明公安机关知晓了该事件,但并不意味着该事件一定会进入后续的刑事诉讼程序。
立案则是在受案基础上,经过进一步审查,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且属于自己管辖的,予以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。立案意味着公安机关正式启动对该案件的侦查活动,后续会开展一系列调查取证等工作,案件进入实质性的刑事诉讼流程。
简单来说,受案是一个入口,而立案是决定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处理的关键环节。受案范围更广,很多事件可能只是受案后经审查不符合立案条件而不再继续处理;而立案必须严格符合法定条件,只有满足有犯罪事实、需要追究刑事责任、属于自己管辖这几个条件,才会予以立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关于公安受案与立案的区别的问题,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:
1. 概念不同:
受案是指公安机关对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,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、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,予以接受并进行登记的行为。简单说就是公安机关开始处理相关线索了。
立案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,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,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,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。
2. 阶段不同:
受案处于案件处理的初始阶段,是初步的接收和登记。
立案是在受案之后进一步审查,确定达到立案标准才会进行的动作,意味着案件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。
3. 条件不同:
受案条件相对宽松,只要有相关线索,不管是否构成犯罪等都先接受登记。
立案条件严格,要有犯罪事实,并且该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。比如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构成犯罪,就不会立案,但会受案。
4. 法律后果不同:
受案后不一定会有后续进一步的侦查等刑事诉讼行为。
立案后公安机关就会依法展开侦查等一系列刑事诉讼活动,以查明犯罪事实、抓获犯罪嫌疑人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 受案是公安机关对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,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,移送主管机关处理,并且通知报案人、控告人、举报人、自首人;对于不属于犯罪事实的,不予立案,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。
2. 立案则是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,应当立案;认为没有犯罪事实,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,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,不予立案,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。控告人如果不服,可以申请复议。
3. 简单来说,受案是对案件材料的初步接收审查,范围更广;立案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标准,更为严格。受案不一定会进入立案程序,只有符合立案条件的才会立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公安受案与立案有着明显区别。
受案是公安机关对公民、法人或其他组织报案、控告、举报、自首以及扭送的材料进行接收的行为。简单来说,就是公安机关开始接触到相关案件线索的第一步。比如有人向公安机关打电话说自己遭遇了盗窃,公安机关接听并记录下这些信息,这就是受案。受案时,公安机关只是对所收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登记和了解,并不意味着该案件一定会进入后续的侦查程序。
而立案则意味着公安机关经过审查,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,且属于自己管辖的,予以立案。这表明公安机关正式启动了对该案件的侦查工作。例如,在接到盗窃报案后,公安机关经调查发现确实存在财物被盗且达到了盗窃罪的立案标准,就会决定立案。立案后,公安机关会投入人力、物力去深入侦查案件,查找犯罪嫌疑人,收集各种证据,以查明案件真相,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。所以,立案是案件进入实质性侦查阶段的标志,与受案有着本质的不同。
上一篇:遗产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
下一篇:暂无 了